Group News
2025年3月14日,由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指导,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主办,成都高投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都高新蜂鸟先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高新蓉创芯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成都高新区“中试+研发”概念验证训练营宣讲会在芯华创新中心成都中心与北京中心两地同步举行。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团队、硬科技初创企业、孵化器代表等五十余人参与,二十余个科技成果项目及多家孵化机构现场交流。
聚焦“中试+研发”,破解转化难题
会上,盈创动力企业服务代表介绍了成都高新区“中试+研发”概念验证训练营服务体系,强调了“训练营”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项目成熟度方面的独特优势。成都高新蜂鸟合伙人指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需跨越“死亡之谷”(概念验证与中试阶段),而成都高新区“中试+研发”训练营正是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为科研团队提供从概念验证、中试孵化到商业化的全链条服务。活动还深入解读了“中试”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工程验证、成本控制、工艺优化等关键环节,降低技术产业化风险,为后续融资和市场化奠定基础。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形成覆盖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领域的中试服务体系,助力科研团队跨越“达尔文海”。
针对早期成果转化资本支持,盈创动力进行了资助资金、种子基金政策解读。成都高新区构建了“资助—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首期投入1亿元资助资金及2亿元种子基金,重点支持高校院所项目开展概念验证、中试及小试。政策明确,通过训练营筛选的优质项目将优先获得政府基金及市场化资本联动支持,该代表强调“政策不仅提供资金,更注重‘耐心资本’的长期陪伴,通过'六级'资本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交流环节,参会者围绕训练营的入营要求、课程权益、融资对接等展开讨论。针对“入营团队需具备哪些条件”“课程具体安排”等问题,筹备组表示,训练营优先吸纳拥有产业化潜力的硬科技项目,团队需具备一定的专利布局或初步验证基础,并通过“线上初筛+专家评审”完成选拔。不过,筹备组也强调欢迎处于科创各个环节的项目加入,期待通过训练营的培育,成为优秀的科创项目。入营后,团队将接受为期2天的集中培训,涵盖知识产权布局、融资策略、中试实务等六大课程模块,并享有平台资源对接及基金优先投资权益。本次活动不仅仅是两天的课程,更是长期的陪伴和孵化,帮助科创项目进一步的推进和转化。
针对早期成果转化资本支持,盈创动力进行了资助资金、种子基金政策解读。成都高新区构建了“资助—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首期投入1亿元资助资金及2亿元种子基金,重点支持高校院所项目开展概念验证、中试及小试。政策明确,通过训练营筛选的优质项目将优先获得政府基金及市场化资本联动支持,该代表强调“政策不仅提供资金,更注重‘耐心资本’的长期陪伴,通过'六级'资本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京蓉协同,打造硬科技产业化高地
本次活动是成都高新区“走进北京高校”系列的首站,后续还将在国内其他城市地开展训练营。作为全国首个提出“中试生态”的区域,成都高新区正通过政策、平台、资本的三重赋能,加速京蓉两地的创新资源流动。未来,训练营计划每年征集超100个概念验证项目,推动更多“实验室技术”走向市场,为我国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
“训练营”服务体系介绍:
一、服务群体
● 专业领域:电子信息、数字经济、高端制造、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等
● 相关领域院校科研团队,或硬科技初创企业
● 通过审核后能够集中学习1-2天
● 有成果转化及专利布局需求的团队优先
二、入营权益
1 创业指导
商业计划书辅导
项目产业化验证
知识产权商业化
创业导师与产业资源链接
2 技术熟化
工程验证
设计验证
小批量试产
可靠性检验检测
3 产业落地
相关政策支持
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
免费参加后续开放式课程
优先入住高品质孵化载体空间
4 项目入库
优质项目可入库以下平台:
高新区中试研发服务平台
高新区资助资金及种子基金
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高校院所概念验证中心
5 资金支持
有机会申请:
●最高100万资助资金
●最高400万种子基金
●中试创投基金
●科技信贷产品
三、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部分):
科技成果商业转化的探索与实践
科转项目孵化培育模式与路径选择
培育面向转化的高价值专利组合
高质量商业计划书的撰写
科转项目如何搞定第一笔投资
成果转化合规化与风险管控
企业管理与财税管理
概念验证工作坊
硬件产品中试熟化实务、中试基地考察
......
扫码报名训练营
更多咨询请联系会务筹备组:李女士 18398709277